首页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全部新闻 > 行业新闻

文化产业步入提速期

2008-04-19          浏览量:4322

319,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报告指出,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文化产业明显提速,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居民文化消费的空间进一步扩大。

我国文化消费将突破7000亿元

报告认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 年增长了17.1%,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591.1元,比往年增长了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305.13元,比往年增长了10元。目前,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量约为570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00亿元,增长了18%。2007年至2008年,国家连续出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2.5%和10.9%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将分别达到8.5%和8.0%左右。而人均收入的增长,继续推动消费需求增长保持在12%以上。2007年文化消费需求总量达到6300亿元至6600亿元,2008年将突破7000亿元。

有关专家认为,法定带薪休假的实施,将在保持全年节假日总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将集中度假改为分散度假,改变以往依靠国家强制性休假增加消费需求的做法,对休闲环境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有利于消费模式的转型和文化旅游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将促进我国度假消费模式转型。

文化产业易受经济变化影响

有关专家强调,文化产业作为工业化后期的产物,在中国还处在破茧而出的阶段,从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各方面都准备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地认清形势,制定更为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专家分析说,宏观经济环境趋紧会对文化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这应该值得我们关注。文化产业是新兴服务业,由于文化消费缺少刚性,一般排在教育和卫生消费之后,所以特别容易受到经济变化的影响。当人们的消费受到收入落差抑制的时候,最先从账单上消失的往往是文化消费。当服务业发展受到挤压的时候,最先被挤出去的也往往是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已经铺开,文化市场建设滞后问题开始凸显。不少文化机构尽管已经转制为企业,但还依赖政府出面组织提供各种专业资源,这些企业因此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和充分地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更不能根据发展的要求自主地实行兼并和重组,潜在的文化生产力不能有效释放。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文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报告指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开拓出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数据显示, 2005年,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增加值之比是372043,从业人员之比是3117522006年三层增加值之比是421840,从业人员之比是341749。核心层在总量结构中所占比重有明显提高,显示出我国文化产业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在存量领域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增长,引起了总体结构的良性变化。

我国经济连续数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7GDP246619亿元,增长率为11.4%。在这一持续增长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2006 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7.1%,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速 6.8个百分点。2006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均比上年有所提高。目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2.45%,比往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1.48%,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4.0%。

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接轨

有关专家指出,未来5年至10年,中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改制、兼并、重组的时期,我们要认真研究市场与企业的平衡发展规律,防止过度集中造成垄断,抑制竞争机制对文化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要以多种手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以扩大供给为主,兼顾需求的组合政策。一方面,要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文化企业以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机构的转企改制,生产和提供更多价格低廉、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大多数人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弥补部分群众基本文化消费需要的不足。同时,要降低市场准入,鼓励兴办中小型文化企业和个人工作室,以形成大中小并举的文化产业格局。

另据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谢锐透露,目前,《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制定已经提上了日程。

转自《广州文具网》